北極星環保網訊:摘 要:從排污到治污勢在必行。當前中國環境狀況堪憂,污染防治已是破釜沉舟。中國PM2.5已是美國的7倍,PM10則是美國的1.6倍,污染物排放量已遠高於發達國家,且仍在持續增長。其中,大氣污染主要集中在電力、水泥和鋼鐵行業;水體污染集中在農產品加工、紡織、化工和造紙行業;土壤污染集中在電力、鋼鐵、煤炭、有色和化工行業。值得慶幸的是,污染問題已受到政府重視,而環保政策力度也逐步升級。國家層面的污染治理始於06年,《「十一五」規劃綱要》第一次把節能減排列為約束性目標。「十二五」期間,國家構建水土氣環保體系並修訂《環境保護法》。15年國務院印發《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》和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》,標誌着環保政策力度再度升級。過去兩年最大的亮點為16年底人大常委會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》,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「綠色稅制」的單行稅法。17年環保政策進入執行階段,高規格環保督查全面展開。

當污染治理遭遇經濟轉型。從排污到治污的轉變,中國並非特例,我們考察美國、日本經驗,總結共性。美國經驗:產業、能源結構雙雙調整。1940-1960年代,美國空氣環境污染事件頻發,主要來源於工業生活用煤和汽車尾氣。55年開始,聯邦政府陸續頒佈多項環保法案,並利用行政化和市場化手段多拳出擊。經過全國層面的污染治理,美國污染物排放出現明顯下降,能源消耗結構和產業結構也發生調整。製造業出現萎縮而現代服務業興起,製造業內部則表現為傳統重工業退出和高端製造業擴張。而環保服務和環保設備行業規模則不斷擴大。日本經驗:從「末端治理」到「循環經濟」。1950-1970年代,日本也發生過嚴重的污染問題,污染源為重化工業的污染物排放,硫化物污染貢獻居首。日本的環境保護政策經歷了從「末端治理」 到「循環經濟」的過程,出台了一系列公害防治專項法,着眼於總量控制、高標嚴懲和適時調整。在資源節約利用的循環經濟下,日本的能源和產業結構也有了相應調整,其中污染較重的化石能源消耗佔比和製造業佔GDP比重不斷下降,而環保行業發展迅猛。總結美國日本經驗,其共性在於:重大公害事件都發生在工業化率接近頂峰時期;公害事件爆發都引發公民意識覺醒、政府堅定懲治污染的決心;都經歷了公害治理、環境保護、發展循環經濟三個階段;都是行政化、法制化、市場化治理手段並舉,都有賴於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。

環保長效機制如何構建?當前的污染問題與工業化過程相伴而生、積弊已久,治癒污染痼疾需構建長效機制,包含三個方面的結構調整。一是調整產業結構,淘汰落後產能。從污染物排放構成看,火電、鋼鐵、水泥、有色和化工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行業。環境惡化源於過去經濟依靠工業投資驅動,目前進行的去產能改善了工業供需,環保約束了工業生產。二是調整能源結構,加大節能力度。高耗能行業同時也是高污染行業,未來優化能源結構將通過降低煤炭消費比重、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、安全發展核電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來實現。三是調整運輸結構,提升排放標準。汽車是污染物總量的主要貢獻者,其排放的NOx和PM佔比超過90%,HC和CO超過80%。以鐵落貨運替代公路貨運、降低柴油車比重、提升排放標準均有助於優化運輸結構、減少污染排放。四是從排污費到環保稅的升級,不僅增強了執法剛性,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,也更強調企業主體責任。而隨着環保稅開徵、國五標準全面執行,三管齊下的環保長效機制也逐步建立。

破舊立新孕育機會。污染防治意味着破舊立新,將帶來三類機會。一是需求擴張帶來的行業景氣向好,最典型的是環保行業,17年前11月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收入、利潤增速高達18%、32%。二是供給收縮帶來的行業集中度上升,利好龍頭,治理污染過程中,環保不達標的「小散亂污」企業倒閉關停,帶來重污染行業的集中度提升。三是傳統行業內部新舊更替,老樹發新芽。15年以來,新能源車銷量增速遠高於傳統車型,占乘用車銷量比重也持續上升。

1. 從排污到治污勢在必行

1.1 破釜沉舟的污染防治

1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今後3年要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,污染防治位列其中。受到中央如此重視,中國的污染問題到底有多嚴重?

全球來看,中國環境狀況令人堪憂。以大氣狀況為例,15年我國PM2.5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/立方米,而全球平均水平為44微克/立方米,歐盟和日本只有15微克/立方米,美國更是在10微克/立方米以下。對比PM10的年平均濃度,16年美國為51微克/立方米的水平,而中國74城平均值在81微克/立方米。單就顆粒物濃度而言,中國的PM2.5是美國的7倍,PM10是美國的1.6倍。


而中國污染物排放量也遠高於發達國家。12年中國氮氧化物排放量約為59萬公噸(摺合CO2當量),美國為29萬公噸,中國約是美國排放量的2倍,更不用提同期的日本只有2.5萬公噸左右。15年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約為1860萬噸,而美國只有380萬噸,中國約是美國排放量的5倍,即使在16年經歷嚴格治理情況下,中國仍是美國的4倍有餘。






本文來源:http://huanbao.bjx.com.cn/news/20180124/876308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