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爱你的人,还在原地等你


-1-


从小到大,跟亲人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“等我”。

小时候嘴甜,说的也好听——

“等我长大了,赚了钱,都给你。”

“等我将来,一定找个孝顺的儿媳妇。”

“等我到了三十岁,没事儿就带你出去旅游,想去哪儿去哪儿。”

夏天奶奶买了西瓜,孙子孙女坐了一院子吃瓜。奶奶摇起扇子,畅想起许多年之后的事情,说:“等你们都长大了,还能齐齐地回来吃瓜,我就满足喽。”

我年纪小,说大话还不知道脸红,回她:“等我们长大了,一人开一辆车回来,奶奶,你的小院儿停得下吗?”说得一院子人都笑了。

后来我们长大了,口头禅却还是“等我”,内容却变得实际了许多。

我们说:

“等我忙完这一阵儿,就抽空去看看您。”

“等我过年回去,再说相亲的事儿。”

“等我下次回来,非得把家里这个旧沙发换了。”

等我,等我,等我……我们知道,最亲的那个人,永远都会无怨无悔地等我。

和亲人的等待相比,许多事显得万分紧急。

老板要的资料,晚一刻钟就可能挨训,客户订的方案,迟一小时就可能泡汤,朋友约的聚会,推脱一天就是“不够意思”。

唯独亲人,我们知道,无论多久都会等下去。


-2-


过年抢先一步回家,远在天边的大姐发消息问我:“家里有什么变化?”

因为搬迁,家里变化挺大,大到我下火车第一件事是打电话问我妈:“咱家在哪儿?”

作为路痴,我跟司机大哥怎么说也说不清楚,最后干脆把手机交给他,我妈亲自指点,兜兜转转,才见熟悉的面孔在路口等着。

家已经是认不出了,而家里的人一开口,四邻八舍,家长里短,还是原来的样子。

于是我回复大姐:“家还待在原地等你,只是家里的人看起来老了一些。”

那一刻,我好希望生活是一部电视剧,无论岁月怎样变迁,里面的人都不过是化了苍老的妆容,只要卸妆水一洗,就还能笑魇如花。

得知大姐过几日要回来的消息,妈妈每日翻看日历,明天后天大后天地算着。

若非亲眼所见,被等的人,永远不知道“等”是这么一回事。

我打趣她:“怎么,你就指着这一件事过日子了吗?”

她说:“我等的人,少一个都不叫团圆。”

可是,她总该知道,她千辛万苦等的这几个人,好不容易团圆了,也不过几天的功夫,就又要江湖路远。再等,又是一年。

要有多大耐心,才能一年一年等下去?

“快点儿啊,我等得花都谢了。”

“快点儿啊,我等得头发都白了。”


-3-


姥爷从年轻时候就是出了名的急性子。

据说姥爷退休之前,每次下班一进屋门,若没见饭菜备好了摆在桌子上,就要鼻子一哼,大发雷霆。

更夸张的一次是,他买了组装的风扇,安了半天,发现扇翅安反了,急得满头大汗。

风扇要卸了重装,依然不顺利,姥爷气急败坏,伸手去掰扇翅,要把它折断。

偏偏扇翅很有弹性,来来回回也不断。

姥爷气哼哼地进屋,拿了一把大剪刀,咔嚓咔嚓把三个扇翅挨着剪了,才长抒一口气。

到了晚年,姥爷依旧是急性子。

小舅打电话说,腊月二十六回家。

姥爷天天数着日子,不料小舅又打了电话过来,说公司临时有事,可能当天赶不回来。

姥爷怒气冲天:“二十六回不来,你就别回来了!”

腊月二十六,小舅没回来,二十七,还是没回来。

姥爷像个孩子似的坐不住了,低眉顺眼找小舅:“我跟你说气话,你不会真不回来了吧?”

小舅说:“爸,我刚忙完,你等我,我在路上呢。”

脾气暴躁的姥爷除了等,好像也没别的好办法,只好乖乖等下去。

“我不生气了,只要你回来,什么都好说。”


-4-


人到三十岁,最大的感觉是分身乏术。

想做的事情太多,想要的东西也太多。

年幼的时候见妈妈不喜欢吃苹果,只喜欢吃一枚一枚的枣子,于是小小的人儿拍着胸脯许诺:“你等着,等我长大了,一定要发明像苹果一样大的枣子,保证让你吃个够。”

等长大了,苹果已经不单单是苹果,而是一种品牌,和一种生活。

精彩的生活不会等我,而妈妈,会永远等我。于是心里有了取舍。

我们没心没肺,总是舍得让最亲的人等。

朋友因为长期熬夜加班,视网膜脱落住院,老母亲全程陪护。

好在手术很成功。待到康复,朋友拆掉缠绕在眼睛上的纱布,第一个发现就是母亲老了很多。

回到公司,公司依旧运转,同事们若无其事,世界一派安宁。

只有他的母亲难过,因为他这一回去,她又难得能陪着他了,儿子留给她的,是无穷无尽的牵挂。

经此一劫,朋友大彻大悟。他以为万分紧急的,原来离了他也不会崩盘,他相信会永远守候的,原来每一寸守候都是白发的渲染。

朋友辞了职,换了一份离家近一点的工作,为的是能够常回家看看。

“等我……”,我们这样说的时候,心里蛮有把握,知道最亲的人一定会等,别无选择。

可是我们却不知道,他们青春已然不多,每一根白发都在等我。

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

我在这一个冬天归来,又在下一个冬天归来,错过了故乡的春夏,冬日的故乡看起来白发苍苍。

而我的亲人们,在春天夏天和秋天,都在等我。



延伸阅读:你对待家人的态度,决定了你的修养


3f34790600ee545b9d714e011a8606c1

859063c763d83e4844bdcb74e8e08fab

01


我们出门在外,总能对别人笑脸相迎,毕恭毕敬,而回到家却经常是口无遮拦,稍有不顺就肆无忌惮的发脾气,让家人遭受烦扰和损害。


我们对最亲近的人总是难以宽容忍耐,总是太过苛刻,希望父母,妻子,儿女,都成为自己肚子里的蛔虫,可以想我们之所想,急我们之所需,可以给我们排除万难,却不懂得回馈他们的恩情。


我们都太自私,也太会算计,知道无论我们怎么无礼索取,他们都不会愤然离我们而去,却不自知不对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恶言相向,就已经是对于我们品格最低的要求。


02


有一些知名公司在组织员工聚会的时候,会要求管理岗位的员工一定要带家属来参加,你是不是在心里感叹:“哇,公司福利真好!”。


其实除了公司福利好,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,那就是老板想通过观察你对家人的态度,确定你个人的修养。


因为一个人对家人的态度往往藏着他最真实的一面,看一个人真实的人品,就要看他对自己没有利益影响的人是怎么样。


在家人面前,没有工作约束,没有利益纠葛,没有社会名誉,这是一个真实自我回归的时刻,些时他对家人是怎么样,他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。


一个人最好的修养,就是不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发火,懂得如何收敛自己的情绪。谁都没有理由去承受你的坏脾气,去忍让你的小任性,去包容你所有的不对,更何况那是你最亲最爱的人。


不要仗着家人对你的不离不弃,就把他们当“炮灰”,不要觉得你在单位憋了一肚子火,在外面装了一天的孙子,回来就可以拿家人做出气筒,要知道你能伤害到的,永远都是那些爱你的人,和你爱着的人。


活于这个世上谁都不容易,谁都有挑剔,谁都有想要发泄情绪的时候,这是人的本能,但克服本能,做到对家人,朋友不挑剔,则是一种修养。


家人就是你最好的修身养性对象,改改你对待家人的态度吧,对他们多一点耐心,多一份关怀,少一点发火,多一些问候。



03


有一次我们公司组织旅游,刘经理带了他妻子和女儿一同前行。


在我们平时看来刘经理是一个很有素养的人,和他交谈时,总感觉如沐春风,几乎从来都没见过他发火的样子,即使是作为下属的我们犯下很大的错误,他也会悉心教导。


但就是这样一个谦谦君子,在旅行的途中却让人大跌眼镜,整个旅行过程他的妻子都在充当着女汉子的角色,肩上背着背包,左手提着旅行用的食品,右手时不时的牵着女儿。刘经理则是两手空空,还时不时嫌弃他们母女两走的慢拖后腿。


当时就有一些同事在私底下讨厌:“经理怎么这样啊,对他老婆一点也不好,不帮忙拿东西就算了,女儿也不懂照顾一下”


那次旅行我们所住的酒店早上吃的是自助餐,一天早上,因为他妻子多点了煎饺没吃完,被酒店罚了50元。刘经理对着妻子狠狠的骂道:“吃吃吃,一天天的就知道吃,怎么不把你吃死啊!”骂完之后,又对我们和颜悦色,看得我都要分裂了。


原来他的“好人品”都是装出来的。对外人保有足够的耐心,保持最谦卑有礼的样子,居然对自己的家人连基本的关心和尊重都没有,对妻子如此刻薄,对女儿漠不关心,我难以想象真实的他会有多可怕。


世间最悲凉的事情,莫过于本该亲如手足,却还要在你面前小心翼翼,还要尽力去照顾你的情绪。


04


曾经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男人每次开车回到家,都会点起一根烟,慢慢的抽完了,才走进家门,现在我知道,家是幸福的港湾,本该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地方,纵使你在外面有万千的情绪,也请你在走进家门之前把你的委屈和生气消化掉。


 一个人对家人的态度,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,是他的修养程度,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,一定会明白外人终归只是你生命中短暂的过客,只有家人才是你永远的依靠和最宝贵的财富,对家人好,不只是孝和善,更是你立足于世的品格。




本文來源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src=11×tamp=1536889023&ver=1121&signature=BJ1D2VL*-TApGiwT-xYRH7Lf4VKhGYz3OJLvV0ptYIRjxRTvTjo5U8WDa0D3QAmVRVroDKEh9FTjm-vyIQ8nS1sfAVmAsiio4PulG3Zc6suQspB2mtaeMKPB3*fvQIyZ&new=1